科净源(301372)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环保产业和水环境治理行业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性特征,劳务外包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与宏观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同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并将“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针对水环境治理工作,“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解决乡村黑臭水体等突出环境问题”、“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及“完善水污染防治流域协同机制,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城市水体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可见,环保产业和水环境治理行业在未来预计仍将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行业发展将持续向好。 根据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的《2020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发布的数据,若按照“产业增长率”模型进行预测,2020年、2021年和2025年我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93万亿、2.24万亿和4.04万亿,依据2019年水环境治理行业重点企业收入占环保产业总体35.37%的比例进行测算,水环境治理行业在未来对应年份的收入将分别达到0.68万亿、0.79万亿和1.43万亿,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64%。 (二)主要业务 科净源立足于水环境治理行业,是一家专业从事水环境系统治理的创新型综合服务商,围绕客户对水环境治理的需求,为其提供水处理产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和项目运营服务。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净源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先后突破了超极限脱氮、超极限除磷、低温污水生物处理、污泥源头减量、微污染水生物处理等技术难题,并经自主研发形成了速分生物处理技术、孢子转移技术两大主要核心技术。速分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处理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该技术将流体力学的“流离”原理与生物膜、多级A/O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实现水质净化,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处理方法。孢子转移技术主要处理水中的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该技术通过定制化药剂、微纳米气泡与水中的磷、疏水基悬浮物发生反应实现水质净化,是一种高效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公司以自有核心技术为基础,二十余年水环境治理经验为依托,从系统的角度不断优化创新核心技术及服务,构建起“咨询、设计、制造、实施、运营”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在流域规划治理、城镇及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河湖景观水质提升、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及循环水系统处理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水处理产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及项目运营服务。 水处理产品是公司核心技术的载体;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以水处理产品为基础,对水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全过程或若干阶段承接;项目运营服务是公司水处理产品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延续及补充,为客户提供水处理设备运营及维护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服务情况具体如下: 1、水处理产品 公司水处理产品主要包括速分生物处理系统及孢子转移系统,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水量为客户提供相应的水处理产品。公司水处理产品既可以直接对外销售,也可以用于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项目运营服务等业务。 ①速分生物处理系统 速分生物处理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水处理产品,依托自有核心技术“速分生物处理技术”,通过生物处理方法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 速分生物处理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速分系统主体、速分生物球、曝气系统、集排泥系统、自控系统、加药系统及辅助配套系统等。速分主体按照处理要求进行工艺设计和功能分区;速分生物球均匀排布于速分主体中,其作为生物载体,为微生物的粘附、生长和繁殖提供场所,同时为流离现象的形成提供条件。 速分生物处理系统实景图 速分生物处理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势:速分生物处理系统通过进水关键指标的判断与控制、模块化水量匹配设计、定制化速分球、稳态流动场、多功能曝气系统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超极限脱氮、耐水质及水量冲击、耐低温、剩余污泥原位减量、适于微污染水处理等优势。 速分生物处理系统的应用场景:速分生物处理系统主要应用于城镇及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超极限脱氮、景观河湖水质提升、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等多个场景。在实际项目中,根据项目的环境条件、水质条件、水量规模以及客户需求等,进行速分生物处理系统的选型和定制化设计。 ②孢子转移系统 孢子转移系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水处理产品,依托自有核心技术“孢子转移技术”,通过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总磷、悬浮物等污染物,同时实现水体复氧。 孢子转移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设备主体、孢子发生系统、加药系统、浮渣收集及排污系统、沉泥抽吸及排污系统、自控系统等。孢子发生系统产生的微纳米气泡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通过释放过程中产生的超强搅拌作用,与进水和定制化药剂在设备主体中发生反应,形成的浮渣经过刮渣机刮除,沉泥经过底部吸泥机清除。 孢子转移系统示意图 孢子转移系统实景图 孢子转移系统的技术特点及优势:孢子转移系统通过溶气系统、稳态流动场、定制化药剂、药剂准确投加、内源污染控制等方面进行系统创新,具有超极限除磷、饱和溶解氧出水、药剂残留低等优势。 孢子转移系统的应用场景:孢子转移系统主要应用于城镇及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超极限除磷、河湖景观水质提升、黑臭水体治理、蓝绿藻处理、含磷废水处理等多个场景。在实际项目中,根据项目的环境条件、水质条件、水量规模以及客户需求,进行孢子转移系统的选型和定制化设计。 ③其他产品 公司其他水处理产品还包括循环水处理设备、BMR污水处理设备、药剂等,是公司在速分生物处理系统和孢子转移系统外销售的其他产品。 2、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是以公司核心技术为基础,水处理产品为支撑,针对相对规模化、集中化的区域水环境治理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项目治理方案的整体设计、水处理产品的供应与安装、售后维保等服务,对水环境治理项目实施全过程或若干阶段承接。 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是公司整体解决方案中的核心模块,为水处理产品、运营服务提供支撑。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依据用户需要治理的污水水质、水量、治理标准,结合区域内排污单位的实际情况、尾水去向、水资源综合利用及未来的发展预测等需求,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和潜在需求。 3、项目运营服务 项目运营服务包括公司承接的水环境治理项目的运营服务以及其他运营服务。公司主要依托自主研发的水处理产品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客户群体,提供运行质量高、运营成本可控、出水稳定的运营服务。 项目运营范围包括:新建或改造(提标、扩容)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河道及湖泊水质提升设施、城市或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设施、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等。 (四)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过程控制,建立了完善的采购流程和制度。公司对外采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原材料采购,主要为基础性物料、通用标准部件等,具体包括药剂、箱体、泵及钢材;另一类是劳务外采,主要包括业务开展过程中的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等低附加值工作。 ①供应商资格 公司采购中心依据《采购管理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等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时收集供应商的相关信息,以其经营资质、产品质量、质量保证能力、服务能力、价格等作为选择供应商的主要依据,公司在选定合格供应商后,建立其供应商档案。采购中心定期或不定期根据供应商合同履行情况、产品质量、性价比、售后服务等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考核,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②原材料采购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包括药剂、箱体、泵及钢材。公司面向市场独立采购各种原材料,采购中心依据物料清单和采购计划,根据供应商资料和市场行情进行询价,原则上应向三家以上供应商询价、比价或经分析后开展议价,并进行综合比对,最终确定签约供应商,与其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员依据合同金额大小,填写审批单,按公司内部审批流程分级审批。公司已建立了完备的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 ③劳务外采 为合理配置业务资源,聚焦主要人力、物力于核心技术领域,公司承接业务后,将部分土建、工程设备安装等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通过劳务外采的形式完成,公司则主要负责污水处理核心工艺。公司根据合同的权利义务约定对供应商的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并结合市场预测的方式安排生产。公司提供设计图纸和加工要求,生产制造中心组织实施核心组件的生产,同时采购中心向供应商进行定制化采购。根据产品类型及要求,生产制造中心完成自产件和定制化外购件的组装及成品检验后,再与其他辅助材料一同发往客户指定的项目现场,进行安装调试。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公司通过公开渠道和市政设计院、各地方环保部门、市政投资平台、开发建设商等获取项目相关信息。在项目承接过程中,公司凭借二十余年深耕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从流域、区域等宏观角度,为客户规划治理方案,设计符合客户当地实际需求的治理工艺路线。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咨询、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等全周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整体需求,从而促进公司水处理产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项目运营服务等业务的承接。 4、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取合理利润,主要包括:(1)通过速分生物处理系统和孢子转移系统等水处理产品的销售获取价值增值收益;(2)通过对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项目实施全过程或若干阶段承接,获取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服务收入;(3)通过运营污水处理设施收取项目运营服务费用。 公司以水环境整体解决方案为出发点,满足客户对水环境治理的综合需求,为其提供专业化、定制化服务。水处理产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项目运营服务相互协同,具体来说: ①水处理产品作为公司核心技术的载体,是公司立足于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基础,其独特的处理工艺及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公司进入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项目运营服务等业务领域提供了支撑; ②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是公司整体解决方案中的核心模块,为水处理产品销售、项目运营服务提供支撑。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既可以带动水处理产品的销售,又为项目运营服务提供了业务机会; ③项目运营服务是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的后续服务,在项目运营服务过程中也促进了公司水处理产品的销售,同时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五)市场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水环境治理领域,经过二十余年的行业深耕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研发优势,相继成功研制了速分生物处理系统、孢子转移系统等核心产品,目前已在多个污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 1、核心技术治理指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公司自主研发的速分生物处理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总氮、氨氮及COD(化学需氧量),其中脱氮效果尤为突出,出水总氮远低于污水厂出水最高标准的排放限值,氨氮接近地表水III类水质要求,远高于行业标准。经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评定,公司的速分生物处理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自主研发的孢子转移系统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总磷、SS(悬浮物),均优于行业技术标准,针对微污染水处理可实现超极限除磷,出水总磷可低至0.05mg/L以下(污水厂出水最高标准一级A标准为0.5mg/L),除磷效果大幅领先行业技术标准。经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评定,公司的孢子转移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核心技术应用效果能够较好的满足全国最严的地方标准要求 2020年4月15日,昆明市发布了国内最严格的污水排放地方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5301/T43-2020),其中总磷作为滇池蓝藻爆发的关键因子之一,排放限值为0.05mg/L,是污水厂出水一级A标准排放限值的十分之一。总氮作为滇池蓝藻爆发的关键因子之一,排放限值为5mg/L。 公司在昆明第一、第七八水质净化厂超极限除磷提标等项目应用孢子转移处理工艺后,出水水质总磷≤0.05mg/L,满足排放标准要求;在老运粮河污水处理站、老海河水质提升站、普自村污水处理厂等厂站应用速分生物处理工艺后,出水水质可达地表水准III类,其中总氮〈5mg/L。公司的核心技术应用效果能够较好的满足全国最严的地方标准要求。 3、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 ①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课题 2016年,公司参与了国家“十二五”水专项——海河北系(北京段)河流水质改善集成技术与综合示范”课题,通过与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合作,完成了污水资源化技术中试工程。公司采用速分生物处理技术作为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完成中试工艺流程搭建、中试装置的设计加工,并顺利通过国家水专项专家组验收。 ②国家“十三五”水专项课题 公司承担了国家“十三五”水专项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品质水生态建设综合示范工作,基于再生水的“高标准、高品质”水景观构建与水生态维系技术研究和工程示范子课题——“北运河应急除磷/除藻水质保障技术及装备”。公司以孢子转移技术为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移动式一体化应急除磷除藻装备,经过现场测试及应用,处理效果达到设计目标,顺利通过国家水专项专家组验收。 4、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形象 公司多年以来持续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经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认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经北京市顺义区经济和信息化局认定为“顺义区创新创业型苗圃企业”,相关荣誉体现出行业主管部门对公司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充分认可。 在市场认可度方面,公司坚持质量为先的理念,通过长期市场竞争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行业口碑,并树立了行业内“水医生”的知名品牌,品牌优势有力的促进了公司产品销售,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水环境治理行业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性特征,行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与宏观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为行业的未来发展和相关工作的稳步推进指明方向,也有助于激发水环境治理各细分领域相关产品、系统、服务的市场需求;也为水环境治理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给业内企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2、以自有技术为支撑创新型综合服务商 公司立足于水环境治理行业,以自有核心技术为支撑,是一家专业从事水环境系统治理的创新型综合服务商,围绕客户对水环境治理的需求,为其提供水处理产品、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和项目运营服务。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和经验优势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水环境治理领域,经过二十余年的行业深耕,公司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研发优势。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97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项,实现了一系列的自主创新。以专利技术为基础,公司相继成功研制了速分生物处理系统、孢子转移系统等核心产品,目前已在多个污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具体包括湖泊治理、河流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污水处理厂提标建设运营、污水处理厂尾水超极限脱氮除磷建设运营,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农村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等多项水环境治理等。 2、经验优势 在项目经验方面,公司二十余年深耕水处理细分市场,积累了不同地域、环境、水质条件下的实施经验,为项目的咨询、规划、设计、产品供应、安装调试、运营维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综合服务优势 公司综合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公司凭借深耕水环境治理的经验,从流域、区域等宏观角度,为客户规划治理方案,设计符合客户当地实际需求的治理工艺路线。同时,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咨询、规划、设计、建设、运维等全周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整体解决方案,满足下游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公司出色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为公司竞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品牌优势 公司坚持质量为先的理念,通过长期市场竞争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行业经验以及良好的行业口碑。公司拥有“水医生”等众多商标,品牌优势有力的促进了公司产品销售,增强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四)人才和管理优势 公司人员结构匹配得当,既有具备市场敏感度的研发团队,又有具备多年从业经验的中、高层管理团队。公司管理团队风格稳健、目标统一,能够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政策的持续稳定,并高效制定适应市场变化及符合公司实际的发展战略。公司的研发团队、管理人员具有较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从实践应用中提出技术优化方案,使工艺技术得到更充分的应用。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产业政策与市场前景变化的风险 公司立足于水环境治理行业,是一家专业从事水环境系统治理的综合服务商。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与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关的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政策基础及市场空间。若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发生不利变化或宏观经济形势波动导致市场需求量减少,将会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市场调研和行业洞察工作,紧密追踪未来产业政策的变化,进行产业研究,分析市场环境和空间的变化,及时应对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我国政府对环保事业的日益重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水环境治理行业开始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企业,大量潜在竞争者也纷纷进入本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应对措施:公司继续深耕主业发展,拓展市场开拓渠道,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保持一定市场的占有率。 3、技术人员流失和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随着水环境治理行业的发展及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内人才争夺日益激烈,公司仍可能面临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核心技术对于公司开拓市场、控制生产成本非常重要。公司核心技术可能会被第三方掌握,导致公司失去竞争优势,进而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对核心技术人员加强约束激励措施,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保密协议和竞业协议,对其任职期间的保密、竞业等事项进行约定,并通过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研发机制等保持公司研发团队的稳定。 4、应收账款回收及发生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项目规模增大,项目系统性功能增加,施工周期增长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继续增长,如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或发生坏账损失,将对公司资金周转以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不断地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根据账龄时间、客户性质和项目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催款方案。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