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管理者,劳务外包总会感慨人力成本的高昂。对企业来说,人力也是一项重要成本输出。既要考虑市场平均薪金和企业运作成本,又要考虑员工能力和生产价值。 01 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公司为了满足用工单位对于各类灵活用工的需求,将员工派遣至用工单位,接受用工单位管理并为其工作的服务。劳务派遣公司与员工之间是劳动关系,用工单位与员工之间是用工关系,劳务派遣公司与用工单位之间是合同关系。 《劳动合同法》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二百万元 (2)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3)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务派遣管理制度;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经许可的,依法办理相应的公司登记。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劳务派遣业务。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 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 02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是经纪代理服务,人力资源公司接受客户单位委托代为向客户单位员工发放的工资和代理缴纳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展开全文
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所用人员与人力资源公司是代理关系,与实际用工单位既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又存在实际用工关系。 03业务外包 企业将公司内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方与承包方按照完成的工作量结算。 业务外包是一种经营行为,突破了劳务派遣业务的限制,与劳务派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主要是: (1)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 (2)劳务外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设立的法人实体。 (3)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发包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由劳务外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进行劳动。 (4)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 事”; 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 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 适用原则搞清楚,那么接下来关于劳务派遣与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注意事项和税务处理到底怎么做, 老夏给大家着重解释一下。 1) 增值税及附加 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小规模企业按3% )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 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纳税人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按照经纪代理服务差额缴纳增值税。 纳税人提代业务外包,按服务业缴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一般计税方法纳税,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计税方法纳税,并可享受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优惠。特定行业的业务外包按特别规定处理,如建筑清包。 2) 所得税 劳务派遣单位和人力资源外包单位都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按照企业经营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 业务外包的纳税人可以是单位和个人,是单位的,按企业经营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标准的,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优惠。是经营主体个人的,按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是自然人个人的,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3) 个人所得税 劳务派遣单位、人力资源外包单位的业务外包人都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其支付职工或聘用人员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或其他所得项目支出,均应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4) 社会保险费 对于劳务派遣人员、企业员工或聘用人员,其社会保险费的缴纳,由劳务派遣单位、人力资源外包单位的业务外包人谁支付工资,谁负担社会保险费。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只是经纪代理,其代客户单位发放的工资和代理缴纳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均由客户单位负担。 省心家 财税业务部 2020年6月12日 1、 让您安心创业! 创 业 知 识 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